当前位置:首页 > 傲世娱乐 > 正文

2023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2021门诊医保)

摘要: 2023年门诊报销新规 北轮世京医保报销新规定 (2022年最新 - 北京本地宝 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门 (急 诊2万...

2023年门诊报销新规

北轮世京医保报销新规定 (2022年最新) - 北京本地宝 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门 (急)诊2万元以上按60%支付 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 2万元以下报销比例不变; 2万元以上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 (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 医疗保险 ),上不封顶。 2022年度职工大病腊谨肢起付线降至30404元 为进一步减轻职工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自2022年度起,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由39525元降至晌前30404元。 参保人员在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一个年度内门诊和住院累计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二次报销”。京医保报销新规定2022年最新一:2023年起门(急)诊2万元以上按60%支

2023年上海医保门诊报销政策

上海市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如下:

根据《健全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沪府办规〔2021〕18号),从明年7月开始,上海市的普通门诊报销起付线标准将下调,同时提高门诊报销比例。

具体来说,在职职工起付线标准调整为当年划入本人医保卡金额+500元,比之前下调1000元。

退休人员起付线以2001年1月1日退休时间为分界线,之后退休的人员,起付线标准调整为当年划入本人医保卡金额+300元;之前退休的人员,起付线标准调整为当年划入本人医保卡金额+200元。较之前分别下调400元和100元。

上海市门诊报销没有最高限额,只要在门诊报销起付线以上,都可以按照比例报销。而明年7月1日后,上海市在下调起付线的同时,门诊报销比例政策也将调整并提高。

具体来说,在职职工报销比例分别调整为:一级医院80%,二级医院75%,三级医院70%。新政取消了之前按照年龄段划分报销比例(如下表)的政策,同时提高报销比例5%-20%。

退休人员报销比例,同样是以2001年1月1日退休时间为分界线。

之后退休的人员,报销比例分别调整为:一级医院85%,二级医院80%,三级医院75%;

之前退休的人员,报销比例分别调整为: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三级医院80%。

新政调整了之前按照年龄划分报销比例的做法(如下表),同时提高报销比例5%。

另外,在起付线以内的部分,上海市还将从今年7月1日开始,分步扩大医保卡使用范围。

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都将可以由本人医保卡进行支付,并列入本人起付线计算范围。

对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纳的费用或许很快也可以通过医保卡支付并列入起付线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个人帐户划入办法 个人帐户资金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和退休费用为基数,按以下3个年龄段规定的不同比例划入:45周岁以下,按2.3%划入;45周岁以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按2.5%划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按3.4%划入。(2)统筹基金支付办法

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政策2023年

2023年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政策如下:

门诊就诊。参保人员在门诊就医时凭《社会保障卡》、《省直医疗保险就诊单》和《省直医疗保险门诊病历》挂号,由定点医疗机构核实身份,做到人证相符后,在《省直医疗保险门诊病历》上注明就诊时间和医院名称,参保人员方可就医。

居民医保转往市外非联网医疗机构住院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的个人先自付10%,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的个人先自付20%,再按市内三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执行。

居民普通门诊的定点范围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就近便利原则,每位参保人员每个年度内可自主选择不超过3家定点门诊作为本人定点,定点范围之外的不予报销。当然在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就医,也是不报销的。

医保的报销范围

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的药品目录一般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药品是被全部纳入了报销的范围,然后就是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报销,而乙类目录药品则是需要先个人自付一定的比例,剩下的部分迅档被纳入了报销范围,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而有些药品是不能报销的。

诊疗项目目录:可报销在临床诊疗种必须、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由物价部门定制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其余项目则是无法报销的,比如:挂号费、整容、美牙等项目无法报销。

医疗相关的服务设施目录:一般是由定点医疗机构来提供,被保险人一般会在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的必须的服务设施。

2023年北京医保报销新规定

2023北京医保报销新规定是:职工医保门诊报销不再设置封顶线。

北京市在职职工医院门(急)诊报销比例达到70%,退休人员(70岁以下)达到85%,社区卫生机构报销比例均为90%,门诊报销2万元以上,再发生医疗费用,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上不封顶。

医疗救助全面覆盖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具有本市户籍并参加基本医保的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以及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参加基本医保的特困、低保、低收入等社会救助对象,同时对参加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社会救助对象均予以同等救助,实现本市户籍人员全覆盖。

北京医保报销的流程

1、通过单位到所属辖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没有单位的通经过参保地社保所办理备案,转外就医人员由本人或者委托人前往所属辖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

2、备案完成,即可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进行报销结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备案的异地居住地、定点医院、联系电话等信息发生变更,或者转外就医参保人在异地就诊期间需要再次转院或入院实行直接结算,还需要再次向所属辖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备案。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北京医保有这些调整

2023年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新规定

2023年职工门诊报销政策,门诊报销比例为80%,即职工支出的医疗费用中,可报销的部分为80%,剩余20%由职工自付。

门诊药品报销比例为60%,即职工支出的药品费中,可报销的部分为60%,剩余40%由职工自付。门诊检查报销比例为50%,即职工支出的检查费中,可报销的部分为50%,剩余50%由职工自付。

报销范围包括职工及其家属的门诊医疗费用,但不包括牙科、眼科、中医、保健、体检、中药和护理等。不报销的费用包括有关器官移植、辅助生殖技术和实施此类技术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昂贵的西药和中成药,以及其他非医保范围内的费用。

四个特殊情况

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建立门诊报销制度后,城镇老年人和无业居民门诊就医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并实行转诊制度。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儿童门诊,学生儿童则暂不执行该规定。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参保人员按照“就近就医、方便管理”原则,可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就近选择3所医院和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本人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后已领取社保卡的人员,须持本人社保卡就医。

退休职工门诊报销政策2023年

众所周知,每个在职和退休人员都有可能面临不确定的疾病风险,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就是来防范化解医疗费用负担的。所以说,医保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花小钱得大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职和退休人员注意:2023年医保将迎来4大新变化,你能受益吗?看看到底有哪4个新变化呢?

第一个,2023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发放变化。

      居民医保每年缴费都是提前在上一年的10月至12月缴费的,也就是说2022年居民医保缴费的年度就是2023年。居民医保缴费迎来新调整,7月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了瞎谨《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23年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其中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从320元上涨到350元,上涨30元,财政补助从580元上涨到610元,上涨30元。

第二个,在职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发生变化。

      目前,每个省份门诊共济保障改革进度有快有慢,部分省份已经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进行同步改革,也就是在职人员单位缴费部分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退休人员由本人养老金的4%调整为当年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划入,具体划入比例依据各省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安徽从2022年7月起,在职人员按2%返还,退休人员按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返还;江西、江苏、广西从2023年1月起,个人按2%返还,退休人员按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返还。

第三个,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发生变化。

      7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在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和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迎来大变化,主要体现3点,下面依次介绍一下。

      1、从国家层面,统一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也就是统一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执行异地就医报销。

      2、异地就医备案规范便捷,基本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都能跨省通办。另外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备案后,如果医保没有断保或没有换地就医的,备案长期有效;对于临时外出就医的人员,临时备案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也就是说今后不用就医一次备案一次。同时容许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

      3、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范围。将急诊抢救费用、住院期间院外检查治疗购药费用和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第四,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报销发生变化。

      2020年8月27日,国家医保局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结合实际,出台自己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

      目前各省进度有快有慢,有的省份已经出台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磨羡基用报销政策,包括安徽省,2022年7月起,在职和退休人员可以享受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起,更多省份会出台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政策,这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需要门诊消费的派亮在职和退休人员是一个利好消息。

发表评论